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剪切弹性模量G。
2、了解扭角仪的原理。
二、设备及试样
1、小型测G台。
2、扭角仪。
3、φ10mm低碳钢扭转试样一根。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剪切弹性模量G是材料在纯剪切应力状态,应力低于比例极限时切应力与切应变的比值,即τ=G
(G=
)。试样扭转时,上式也可写成
(式中Me为扭力偶、Ip为圆形横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对实心圆截面有Ip=πd04/32、Φ为试样距离为L0的两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所以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对试样施加扭力偶Me,并测量距离为L0的两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φ,即可求得弹性模量G。
为减少测量误差,试验采用等增量法加载,即把载荷分成若干相等的加载等级ΔMe,逐级加载。
本实验未设初始载荷,分四级等量加载。测量距离为L0的两横截面A、B的相对扭转角在等量ΔMe加载时的各级扭转角增量(ΔΦ)i。若各级(ΔΦ)i基本相等,就表明Φ与Me成线性关系,符合虎克定律。
实验完成一次加载过程,将得到(Me)i和Φi的一组数据。用弹性模量平均法求得:
(i=1、2、3、4…)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时,扭角仪(包括百分表)已安装在低碳钢扭转试样上。为避免扭角仪脱落造成损坏,同学操作时应尽量小心。
2、百分表也属精密仪表,为避免损坏,测量前不要转动刻度盘,此时若指针不对零,记录初始读数即可。百分表读数时,应估读一位小数。
3、砝码加、卸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引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增大测量误差。
4、完成一次四级等量加载并记录各级千分表读数后马上卸下所有砝码,避免砝码碰落造成**隐患。
五、实验步骤
1、查看扭角仪安装是否可靠,百分表是否有预压量(小指针应在量程的1/4左右)。如不满足,告知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进行调整。
2、加载记读百分表读数,先记录百分表初始读数,然后逐个加载,逐级记读,完成四级等量加载,并记录各级百分表读数后即刻卸下所有砝码。
3、计算百分表的各级读数增量。若增加的砝码重量相同,理论上其相应的扭转角增加量也应相同,如误差较大,应检查原因。
4、重复上述“2、”“3、”过程二到三次。
5、设备复原。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用弹性模量平均法测定G,剪切弹性模量取3位有效数字,极惯性矩取4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