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基本知识
一,定义:由两金属极板加以绝缘物质隔离所构成的可储存电能的元件称为电容器
二,代号:"C"
三,单位:法拉(F) 微法(uF) 纳法(nF) 皮法(pF)
1F=106 uF =109nF=1012 pF
四,特性:通交流,阻直流
因电容由两金属片构成,中间有绝缘物,直流电无法流过电容,但通上交流电时,由於电容能充放电所致,所以能通上交流
五,作用:滤波,耦合交变信号,旁路等
六,电容的串联,并联计算
串联电路中,总容量=1÷各电容容量倒数之和
例:
并联电路中,总容量=各电容容量之和
例:
七,电容的标示:
直标法:直接表示容量,单位,工作电压等.如1uF/50V
代表法:用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容量,单位,工作电压等
如: 104Z "104"表示容量为"100000pF"
"Z"表示容量误差"+80% -20%"
" "表示工作电压"50V"
八,电容的分类
按介质分四大类
1).有机介质电容器(极性介质与非极性介质,一般有真合介质,漆膜介质等)
2).无机介质电容器(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波璃釉电容器
3).电解电容器(以电化学方式形式氧化膜作介质,如铝Al2O3钽Ta2O5)
4).气体介质电容器(真空,空气,充气,气膜复合)
按结构分四大类
1).固定电容器
2).可变电容器
3).微调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
4).电解电容器
按用途分
1).按电压分低压电容器,高压电容器
2).按使用频率分低频电容器(50周/秒或60周/秒)和高频电容器(100K周/秒)
3).按电路功能分:隔直流,旁路,藕合,抗干扰(X2),储能,温度补偿等
九,主要使用之电容:
1).电解电容
2).陶瓷电容(包括Y电容与积层电容,SMD电容)
3).塑胶薄膜电容(包括金属薄膜电容器,X2电容器,唛拉电容器)
电解电容(E/C)
概述
电解电容的构造是由阳箔,阴箔,电解纸,电解液之结合而成的,阳箔经化成后含有一高介电常数三氧化铝膜(Al2O3),此氧化膜当作阳箔与阴箔间的绝缘层,氧化膜的厚度即为箔间之距离(d),此厚度可由化成来加以控制,由於氧化膜的介电常数高且厚度薄,故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其他电容高.电解电容的实值阳极是氧化膜接触之电解液,而阴箔只是将电流传屋电解液而已,电解纸是用来帮助电解液及避免阳箔,阴箔直接接触因磨擦而使氧化膜磨损.
即电解电容器是高纯度之铝金属为阳极,以阳极氧化所开氧化膜作为电介质,以液体电解液为电解质,另与阴极铝箔所构成之电容器.
基本结构:套管,铝壳,胶水或胶带,电解纸,电解液,阳极箔,阴极箔,铝端子,封口橡胶盖.
特点:容量大,体积大,有极性.
用途:它且有极性,一般用於直流电路中作滤波,整流.
工作电压: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160V,200V,300V,400V
工作温度:6.3V~100V(-40℃~+105℃);100V 以上(-40℃~+85℃)
电气测试的四大参数:
静电容量(CAP):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元件,电容器所能储存电荷之能力,称之为电容器的容量.
计算公式:C= εKS/1.8πd
式中C表示容量;S表示金属片面积;K表示腐蚀系数;d表示介质厚度(两金属片距离);ε表示介电系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C与S成正比;C与d成反比.
测试条件:120HZ 0.25V 25℃ 单位"uF"或"F""nF"
损失角(DF):电容器在电场作用下,单位时间内因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称之为DF.
测试条件:120HZ 0.25V 25℃ 一般用"%"表示
泄漏电流(LC):阳箔化成膜如不遭破坏,则阳极与阴极间应没有电流流过,而在实际生产中化成膜并非十分完整,常会受到轻微的污染,磨损,致使两极间有一少许电流流通,此电流叫泄漏电流.
计算公式:6.3V~160V 容量*电压*0.01 (单位uA)
160V以上容量*电压*0.03(不足3uA计算)
测试条件:加电压达到工作电压,充电1分钟,20℃环境
等效串联电阻(LOW ESR):任何物体都存在一定的电阻
计算公式:ESR=DF/2πfc
公式中:ESR单位为Ω;f表示频率(100KHZ);C表示容量(F)
测试条件:100KHZ 0.25V